欢迎访问码字人范文大全网!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感人故事5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这每一个人的心,抗疫期间涌现了很多感人故事,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一起来看看吧!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1】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由轻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导致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患者若发生“炎症风暴”,该如何应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护肾队”给出的“解题”方法是: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炎症因子,达到保护脏器、挽救生命的目的。

这支由4名肾内科医生和23名血透专科护士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队伍,被大家称作“护肾队”。面对“炎症风暴”,他们科学研判,创新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让众多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我们发现,一些患者感染后大量炎症因子聚集产生‘炎症风暴’,从而导致多器官快速损伤。”同济医院肾内科主任徐钢教授介绍,通过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手段提前干预,可以有效清除这些炎症因子。

“炎症风暴”应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同济“护肾队”副队长何凡副教授带领队员对光谷院区所有重症患者都进行了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监测。当患者体内炎症因子达到预警值时,就选择恰当时机介入,有针对性地制定血液净化方案。

一次,“护肾队”为一名74岁的老人完成3次血液净化后,原本呼吸衰竭、已经进入昏迷状态的老人逐渐开始好转,超出正常水平30多倍的炎症因子回到常规范围内。一星期后,老人重症转轻后转院。在随后的两周内,34名患者接受了近百人次血液净化,其中10人已经出院或转至轻症医院。

由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需要提供精细化的护理。以目前“护肾队”的人员配置,一天为10名患者做透析是常态。一名患者使用血液净化机的时间是8至10个小时,而医护人员防护服的使用时限是6小时,所以需要两拨护士接力,才能完成1名患者的血液净化,有的护士甚至一天要进3次ICU。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血透中心护士长鄢建军说:“现在就像打阻击战一样,一定要守住阵地。”

“血液透析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徐钢教授说,“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荣誉感来自患者康复。大家士气很高,都鼓足了劲儿要战胜这次疫情。”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__大街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热情和干劲,设立党员先锋岗、爱心公益岗、青年志愿岗和巾帼奉献岗,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勇往逆行的红色屏障。街道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划分党员“责任田”,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亮身份,入户摸排、防控宣传、协调沟通、后勤保障等工作,对小区内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控制,仔细排查,通过体温测量与信息询问登记等方式消除隐患,“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从进入防控疫情开始至今,党员先锋岗每天都有固定的路线图,从公共区域到每栋单元至楼内,绕行小区路线图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全部。北气象巷社区张春荣感叹说:“非常累,但只要岗位在,我就在,责任就在肩上。”党员先锋岗扛的是一份责任担当,疫情考验前,每一名党员树立了一面先锋旗帜

壮志同心共克疫情。为了让更多的爱心群众加入防控战疫中,街道以“爱心”+“公益岗”相结合,来自贾小社区居民徐斌干劲十足,“我把愿意参与防控工作的都组织起来,加入到爱心公益岗来”,参与社区的消毒和张贴返宁人员信息登记二维码和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流程宣传册等公益活动。连日来,爱心涌动,越来越多的居民自愿请战,形成了党员群众齐上阵,群防群治,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收获着、相互感动着,在平凡岗位默默坚守,__“温度”在阻击疫情中得到凸显,防控疫情,引出一片爱心,引发一片暖心,让爱心传递着暖心。

鸿鹄之志的奋斗青春。为更有力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辖区青年主动请缨,设置青年志愿岗,参与人员检测登记、张贴通知、微信转发各类宣传信息、入户摸排返宁人员信息等疫情防控工作,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奔波在小区头楼院,__30余名青年志愿者面对疫情,绝不退缩,通过参与志愿者执勤守岗等形式,配合社区共同做好防疫工作,他们成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青春力量,构筑起一座坚实可靠的“疫情防控墙”,贾小3号青年志愿岗高丽萍说“有了党旗飘扬,有了党员的带头,我们就更有信心了。”那一抹抹鲜艳的“志愿红”时刻提醒自己责任在肩,面对疫情,不惧是青春模样,不退是青年担当。

坚不可摧的铿锵玫瑰。她们是母亲、是女儿,疫情面前,她们“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迅速返岗,体现了与疫情赛跑的速度与精神,巾帼英雄们发挥特有的细致和耐心,每天清晨在岗位指挥登记、消毒等工作,在防控疫情的各条战线上,主动作为,帮助发放宣传资料,消毒、入户排查,普及防护知识,登门入户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提醒居民群众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一天下来,个个累得腰酸腿痛,不畏艰险,坚定站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南气象巷社区祁雪妍“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工作请放心!”她们责无旁贷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最美的韶华。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3】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4】

被汗水浸得发白起皱的双手,是男护士王涛一天忙碌的见证;雨中站得笔挺的身姿,是火神山医院执勤警察燕占飞的坚守;照片中依旧阳光灿烂的笑容,是药剂师宋英杰给世界留下的最后一瞥。王涛、燕占飞、宋英杰……这些身影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90后”。

在很多人眼里,“90后”是一个常常与“自我”“个性”相联系的代际群体。然而,面对严峻的疫情,这群被视为个性的人,却义无反顾将自己作为最平凡的个体,汇入抗疫的大军之中。披上白衣,他们就是捍卫群众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穿上警服,他们就是守护城市安全防线的钢铁战士;戴上袖章,他们就是维系社区运行的基层干部……因为,他们的基因里本就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本就涌动着家国情怀。

抗疫战场上,无论是身在前线,还是守护家乡,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复工复产,“90后”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当国家需要他们时,这群青年没有临阵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他们知道,正是国家的发展给个性发展以机会,正是社会安定给青春绽放以舞台。所有的个性释放,所有的个人成长,都与国家的稳定、安全、发展紧密联系。战“疫”,是保家卫国的战斗,也是守护自己生活舞台的战斗。

举国战“疫”之时,“90后”镌刻下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此时此刻,我们只是想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一对“90后”年轻情侣在日记中写下的这样一句话,道出了这个群体朴素的信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请组织考验我!”深圳6名抗疫一线的“90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更多的“90后”加入志愿者队伍,书写着抗击疫情战斗中的青春力量……将来人们回望这段时光,“90后”守护与担当的故事,一定会成为令人感佩的历史书写;而这一代“90后”在和后辈追忆青春岁月时,今天的选择也必将是他们珍藏心底的青春记忆。

正如一位“90后”所说:“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许多“90后”扶贫干部披星戴月,把爱与希望种在贫困群众心中;凉山森林火灾中,24位“90后”消防战士勇敢逆行,用生命诠释了烈火青春;在这场战“疫”中,“90后”的话语掷地有声:“非典那一年,我还是个孩子,是你们冲在第一线,为我们遮风挡雨。现在,该是我们去扛起重担的时候了。”内心奔涌着家国情怀,肩头扛着责任担当,“90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们的青春浸染着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底色。

揆诸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在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奋进史中,广大青年总是能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相联系,勇于挑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用自己血脉中涌动的澎湃力量奏响一曲青春之歌。如今,“90后”的这一代青年们将这首歌奏响在汉江之畔,让世界、让历史听到他们的嘹亮歌声。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5】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 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感人故事5篇相关文章:

★ 2020抗击疫情的感人英雄事迹五篇

★ 2020抗击疫情英雄感人事迹征文5篇

★ 2020疫情下的英雄感人事迹作文5篇

★ 2020疫情中的感人故事作文精选5篇

★ 2020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英雄故事人物事迹五篇

★ 2020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5篇

★ 关于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作文5篇

★ 2020致敬抗疫情英雄作文5篇

★ 2020抗疫英雄的人物事迹作文五篇

★ 2020武汉抗疫最感人的故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0抗击疫情英雄事迹感人故事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