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重大节日之一。那么你知道哪些腊八节的风俗习惯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腊八节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腊八节的风俗习惯
腊八节吃腊八豆的原因
腊八节有关的传说
腊八节的风俗习惯
腊八粥
腊八这天我国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即是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蒜
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返回目录
腊八节吃腊八豆的原因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直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农村里做腊八豆只在冬天,为什么不能一年四季做腊八豆呢?家庭小作坊自做腊八豆只能选在冬天,因为只有在冬天气温低时,空气中的某些致腐细菌少,才能在豆子发酵时不至于腐败。腊八豆发酵环境一定要干净,否则生不成白毛霉,会生出黑霉、黄霉,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人眼里,腊八豆脏的原因。
《楚辞》里有“豆豉,大苦咸酸”的记载,可见战国时期就有了腊八豆。民间制作腊八豆的方法,是在入冬以后选用上好黄豆,煮熟后,自然发酵,加盐、酒、香料,再入坛腌制。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八后开坛食用,故称“腊八豆”。腊八豆中的各种豆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消食化瘀、开胃的功效。
<<<返回目录
腊八节有关的传说
腊八节的传说一: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的传说二:朱元璋遇难之说
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节传说三:悼念秦长城修筑民工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返回目录
2022腊八节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 2022春节传统文化知识介绍
★ 腊八节传统饮食风俗介绍
★ 腊八节的六大传说故事
★ 南方腊八节怎么过
★ 各地的腊八节习俗介绍